证券业明年将支撑业务增长,行业价值仍有复苏空间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 周尚勤 近期,券商对业务布局、市场机会以及明年的估值恢复路径进行系统研判。例如,中信证券提出“围绕经济周期主轴出现新的金融引擎”、国泰海通认为“零售业务和国际业务将成为行业新亮点”、华泰证券强调“动能复苏、价值重估”、中金公司主张“应对质量增长下的龙头崛起”、国信证券聚焦“新起点下双向竞赛”、东树证券“”证券公司将分享中长期资金入市及发展红利总体来看,行业发展态势向好。券商普遍看好2026年证券行业,认为整体估值修复空间与结构性机会并存,市场驱动力从估值修复转向盈利基本面。业务方面,管理理财、投行、国际化和技术提升是增长核心。“行业基本面有望增长”。高基准利率压力。传统券商、信贷业务收入代表另一方面,低利率环境和股市改善预计将鼓励居民将资产转向股票产品,并加强证券公司的财富和资产管理业务,重点发展财富管理业务。华泰证券首席财务分析师沉川表示:“随着A股和金融机构新开户的强劲,大额财富业务进入上升趋势,贷款余额持续创历史新高。A股日均交易量有望常态化在2万亿元。同时,理财产品代理业务”在财富管理转型时代,打造证券产品平台将是转型的突破口。只有组织好产品供应和销售渠道,才能实现财富管理业务的真正转型。在产品供给端,包括外部引进(公募、私募)和内部创造(资管、基金、投行)。 “销售端,客户分层,建立了完整的客户服务体系。”东树证券非银行金融板块首席分析师孙婷表示。关系。证券公司立志成为一流投行的唯一出路就是拓展国际业务。国泰航运首席非银行分析师刘新奇表示,随着日本资本市场投资改革的进展,中国资产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开元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高桥也表示,我国资产配置需求不断增加,国际业务有望成为各大券商新的业绩增长引擎,而2025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券商国际业务收入逐年增长,金额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海外公司整体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与此同时,企业“走出去”需求旺盛,金融机构和居民跨境投资需求持续增长,海外业务的资金成本正在下降,债券价格因美联储降息预期而上涨。跨境衍生品业务需求旺盛,我们预计主要券商海外业务将持续表现。对于行业发展趋势,国盛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孔翔预计,行业将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跨境业务设计、机构资本中介等创新领域投入更多资源。服务效率和资产定价能力的提高,为净资产绩效的长期提升创造了空间,使我们能够逐步摆脱同质化竞争格局。预计行业估值将回升。目前,股票行业估值仍处于相对较低的历史水平。中信非银行证券公司预计,证券行业的股本回报率将稳步上升至2026年的7.2%左右,高于2016年以来的70%。然而,行业估值仍然较低,自2016年以来仅在40%的区间内,该行业仍有很大的弹性空间。您目前如何看待2026年证券行业的投资机会?在沉先生看来,资本市场的底层逻辑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低利率环境下权益类资产配置吸引力显着增强,增量资金持续性强,市场不断进入向上发展周期。券商各项业务与资本市场关联度较高,看好新周期的增长潜力和价值回报率。孙婷认为,随着流动性增加以及利好政策的出台,随着市场的发展,股票估值将进一步上升。改善。姚泽宇还表示:“资本市场发展带来的中长期行业基本面的确定性,结合当前仍处于相对低估和被低估的板块业务特点,让我们看好2026年证券行业的投资机会。”中信证券首席金融行业分析师田亮表示:“证券业将聚焦两大主题,带来格局重构。”一是具有国际化能力和综合服务优势的大型券商在资本市场改革中构建第二增长曲线,二是部分中大型券商有望通过并购等方式实现革命性发展。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指出:股市信息由合作媒体和机构提供。这就是这个人作者的个人意见。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采取相应行动,风险自担。

发表回复